返回顶部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1-23 16:49   
字体大小: [ ]
索引号: 111526000116944316/2025-0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其他
发文机关: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1-23
文号: 乌政办字〔2025〕1号 是否有效: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主题词: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工作的通知

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根据乌兰察布市气象局预报,1月22日到2月22日影响我市的冷空气较为频繁,冷暖起伏较大,为应对春节期间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防范应对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政治责任

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充分认识低温冰雪寒潮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增强做好防范应对的政治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提前研判,周密部署,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切实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二、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和防范信息发布

各地及气象、交通运输、公安、住建、自然资源、文化旅游、林草、农牧业和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预测分析、信息互通,提前部署,及时采取防范应对措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加强安全提示信息的直达性、直观性、直白性,让社会公众“看得明白、听得懂、用得上”,确保把预警信息有效转化为应对行动。

三、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针对低温冰雪寒潮天气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切实加大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特别是春节期间外出返乡车辆增多,道路积雪结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要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交通运输方面:要加大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科学组织车辆分流、除雪除冰防滑等交通管制和安全应急措施,尽量减少低温冰雪寒潮天气对道路交通和安全行车的影响,防止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桥梁及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的巡查,引导车辆安全通行。要严格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做好车辆检修、保养和防滑防冻等各项安全措施,严格管控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运输车辆,确保车辆运行安全。要加强对机场、车站防冻防寒安全措施的检查和落实,全力确保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有序安全。

建筑施工方面:要督促各建筑施工企业立即组织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完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防冻、防火、防中毒工作。要重点加强对深基坑施工、塔吊、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高处作业、工地消防、施工用电、临时工棚等重点内容和环节的隐患排查,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户外作业要采取防滑防冻和保暖措施,遇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要立即停止室外作业。

电力领域:要根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形势,及时启动寒潮天气应急预案,做好防雨雪冰冻灾害重点区域地段的排查、巡视和应急抢修准备工作。提前核实备品备件,及时开展抢修工作。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和输电线路覆冰巡查监测,提前落实设备防冻运维保障措施,及时分析电网覆冰情况,采取电流融冰、机械除冰等方式有效除冰,保障主网运行安全。

城镇燃气方面:要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管道破损泄漏防范措施、储气库(罐)、仪器、仪表等设施防冻、运输液化气钢瓶的车辆防滑、燃气器具连接管防泄漏、消防设施是否超期、餐饮场所和民用燃具用气环境是否安全等为重点的燃气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各燃气供应企业加强气源拓展、用气调配、合理调峰,保证管网运行安全,避免大面积停气。

非煤矿山方面:地下矿山要切实加强井下通风、动火管理,落实防冰冻措施,强化用电安全管理,消除火灾、中毒等事故隐患。露天矿山要强化安全巡查,完善冰雪天气车辆防滑措施,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对因低温雨雪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安全的,要坚决实行停工停产,严防雨雪、冰冻、霜冻等极端自然灾害造成次生事故。

危险化学品方面:要及时调整生产、运输任务,有序安排停产、开工计划,核查防冻保温、加固支撑措施,及时调整危化品运输计划,避免在雪地、冰冻区域运输;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的高大露天装置,采取停车、减产措施;涉及凝冻液体的储罐、管道等要落实防冻裂措施,确保应急、冷却设施通畅;加大对阀门、法兰盘结合部、密封件等部位检查巡查频次,严防泄漏事故。

冶金工贸方面:要强化冶金煤气、高温熔融金属、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要督促企业做好生产设备、管道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防止发生设备、设施和管道冻裂及物料泄漏引发事故。

消防安全方面:低温冰雪寒潮天气,城乡居民用电急增,各种诱发火灾事故的因素增多,要加强对商场、超市、宾馆、饭店、车站、网吧、老旧住宅、“城中村”、“多合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禁非法生火取暖、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油气长输管道、特种设备、教育、旅游、民爆、电力、供水等重点行业领域也要按照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组织人员、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四、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梳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一)加强农牧领域防范。设施农业方面,提前做好在田设施作物生产的防风防冻准备,全面检查棚架,加固压膜线,检查棚膜、保温被(帘),增强棚室抗寒抗压能力。畜牧业生产方面,组织畜牧养殖企业和农户提前加固畜牧棚圈(舍)、饲草料库、仓库及其他相关设施,及时采取保暖防冻措施,确保饲料燃料供应,劝阻农民尽可能减少在山区放牧。

(二)加强森林草原防火防控。持续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防线。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报和高火险预警信息,做好春节期间火险气象预报预警,持续提升火情监测覆盖率、核查反馈率。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严格野外火源管控,森林草原火灾信息分级报告、有火必报制度和重要时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政令信息畅通。加强地方扑火队伍训练演练,全面提升基层森林草原火灾早期处置能力和安全扑救水平,指导各地加强物资储备和装备检修,加大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毗邻地区间联防联控。

(三)加强群众生活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城乡各项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和故障抢修,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对电力、通信、供水、供气设施的影响,保障雨雪降温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生活的正常与安全。要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敬老院、危旧房屋、集贸市场、建筑工棚、公交站台等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抗压强度低、稳固性差的老旧建筑、彩钢板房、临时构建筑物等,进行防垮塌加固处理,实施撤人、挂牌禁用,严防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要进一步做好冬季取暖安全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突出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围绕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大排查和提醒力度,对使用煤炭、炭火或秸秆取暖等家庭和人群实现全覆盖排查,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其他领域,要按照预案要求,认真充分组织人员、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

(四)加强应急处置工作。要针对灾情发生的情况,分级分类快速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各专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处于值班待命状态,接到抢险救援指令后,第一时间应对处置,切实做好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要全力抓好受灾地区应急救灾工作,加大排查力度,认真评估、核实受灾情况,迅速调运发放救灾物资。要迅速启动、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帮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五、强化极端天气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低温冰雪寒潮天气期间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情况,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响应程序,加强监控,安排好救援装备、物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要进入战备状态,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对出现的险情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做好抢险救援和信息报送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立即研究各项应对措施,确保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2025年1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