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工作进展情况。今年,全市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案件32起,其中移送行政拘留2起,移送涉嫌刑事犯罪3起。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严查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机动车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弄虚作假,大力开展全市住建和生态环境领域违法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今年全市共查办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3件,污染源自动监测环境违法案件1件,涉嫌违法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3件;办理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15件,其中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案件14件;摸排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数据方面线索问题619个,发现违法违规并纳入清单的问题数量共149个,现已办结143个,正在推进6个。
我市生态环境系统积极践行“刚性执法+柔性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对企业信用较好、环境风险较低的排污单位,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避免对监管企业的重复检查,目前已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41家(次)。将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排放量小、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环境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减少现场执法检查,实行非现场方式监管,积极营造守法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目前已对32家正面清单企业通过在线监控、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监管55家(次)。推行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制度,出台“不予处罚”和“包容审慎”四项清单,目前已办理免罚案件4件。强化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目前已开展非现场检查企业444家次,核查超标企业303家次,利用非现场手段共计查处违法案件11件。
为了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还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空气质量改善大气监督帮扶“实战练兵”活动和案件稽查、行刑衔接等各类业务培训,并高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努力提升全市执法能力水平和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量,助力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乌兰察布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