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乌兰察布:不负韶华,加油少年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09 09:19 作者:张玥 翟辉 候佳乐 杜林檐 刘诏烨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auto

考生自信走出考场。刘佳鑫 摄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auto

6月7日清晨,乌兰察布市各高考考点外,阳光初绽。考生们带着自信与期待步入考场,家长们踮脚张望的身影、老师们反复叮嘱的声音、交警手势指挥的动作、志愿者忙碌穿梭的红马甲,共同勾勒出高考首日的鲜活图景,一场关于梦想的守护行动,正温暖上演。

家长花式应援,细节里藏着最深的牵挂

6月7日早晨7点,乌兰察布市各考区已经有考生和家长等候在外。不少家长高举“大号”向日葵送考,寓意一举夺“葵”、一举高中。在集宁四中考点外,家长李妍举着一朵比脸还大的向日葵在人群中十分醒目。“材料是一周前从网上买的,带着对孩子的祝福自己亲手做,这样的礼物更有意义。”李妍说。

还有些家长和孩子紧紧相拥、击掌,给予他们勇气。“加油!放松心态!”来送考的家长张剑锋一边用手机记录下女儿步入考场的画面,一边看着女儿的背影为她送上来自父亲的底气。

在集宁一中(榆树湾校区),两个身穿红色专属“应援”半袖的小男孩正在展开手中的横幅,一尾锦鲤伴着祥云送上“前程似锦、金榜题名”的祝福。哥哥8岁,弟弟7岁,他们说红色代表着“开门红”,希望在考场外陪着姐姐,等待姐姐出场:“红色能给姐姐加油!”

在乌兰察布市第六中学门口,今年70岁的杨先生在小儿子走进考场后就坐在马路边安静地等待着。“孩子从5岁起就是我一个人在带,高中期间,我在兴和县修鞋挣钱,孩子在外面租房子,衣食起居都靠自己,现在就希望孩子能考个不错的分数。”杨先生表示,自己靠修鞋养育着两个孩子,也尽可能托举他们走得更远。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考试,杨先生和大儿子一早也在考点附近订了酒店,希望孩子在这几天安心考试。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索女士在孩子的准考证一出来就预订了距离考点近、安静的房间。还提前三天规划好了最顺畅的接送路线,只为孩子在考试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考点外的树荫下,有的家长围坐一起交流着“高考后计划”,从旅游、购买上大学需要的设备,到如何填报志愿、报考军校政策等事无巨细,都凝聚着家长们深深的爱与期待。

教师全程陪伴:从 “严师” 到 “挚友”的角色转换

老师是学生备考路上的引路人,高考期间更是全程陪伴,为考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考试前,他们反复叮嘱考生考试注意事项,从文具准备到答题技巧,从时间分配到心态调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许多老师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考生们加油打气,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考点校门口,教师们化身“最强后援团”。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的老师逐个与学生击掌:“按平时节奏来,没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的教师们与学生拥抱,孙烨老师反复叮嘱:“平常心最重要,你答的都是会的!”集宁六中考点外,老师们举起“高考必胜”横幅,用轻松的语气缓解学生紧张:“考完请大家吃雪糕,先专心答题!”

“考前我们把注意事项做成了清单,昨晚还在微信群里发‘加油表情包’。”一位高三班主任说,“今天来现场,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始终和他们在一起。”

各方全力护航,守护逐梦之路

在考场外,民警们早已提前上岗,坚守在考点周边的各个路口,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为焦急等待的家长送上矿泉水,递上遮阳伞。一句句“别着急,去阴凉的地方等着吧”“祝孩子们金榜题名”帮助家长们缓解等待的疲惫。

6月7日上午考试结束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不慎将准考证遗落。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前进路派出所民警发现后,立即跑向证件掉落位置,同时大声提醒该考生。但因考生正随人流陆续离开考场,现场家长较多,该考生未能听到提醒,很快离开了现场。

民警拾起准考证后,发现证件内还有考生的身份证。前进路派出所所长张国珍随即通过身份证信息,联系到该考生户籍所在辖区派出所。经两地派出所协作,最终联系上了考生的家长,并将证件及时交还。

乌兰察布市集宁五中考点外,来自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集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的志愿者,在高考前一天就在考点周边搭建起12顶帐篷,为考生和家长设立“爱心驿站”,提供遮阳避雨的休息场所。

志愿者们提前熬制了绿豆汤,穿梭在等待的人群中,将一碗碗凉丝丝的绿豆汤送到家长手中。“天气这么炎热,这碗绿豆汤真是及时雨。”一位家长接过绿豆汤感慨道。志愿者回应:“大家都经历过高考,希望能帮大家降降温、缓缓神。”

考试期间,突发情况也得到及时处置。上午10点左右,一名家长因过度紧张和高温出现中暑症状,脸色苍白、身体发抖。志愿者发现后,立即将其搀扶到遮阳棚下休息,送上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并轻声安抚:“别担心,孩子们准备得很充分,身体不舒服我们马上联系医护人员。”经过照料,家长身体和情绪逐渐恢复,连连致谢:“太感谢了,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从家长手中的向日葵到教师的拥抱鼓励,从民警的汗水到志愿者的绿豆汤,考场外的每个瞬间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怀。正如一位考生家长所说:“考场内孩子在拼实力,场外我们拼‘心意’,大家都在为梦想让路。”

这场关于青春的奔赴,不仅是考生的“单人战役”,更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行动”。当考试铃声响起,考场内是沙沙的书写声,考场外是无声的守护——所有的爱与期待,都将化作考生笔下的力量,在这个夏天绽放光芒。

李梦娜 朱旭敏 鲍娜 徐楠 刘佳鑫 陶蓉 摄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