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现将集宁区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发布。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报告电子版可从“集宁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jnq.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集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商务科技文化中心A区3号楼,电话:0474-8382902)。
一、总体情况
2024年集宁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围绕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能公开尽公开,提升了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4年我区通过集宁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2414条,其中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专栏发布通知公告89条,政府文件4条,行政规范性文件3条,政策解读6条,重大决策预公开3条,重大会议信息20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发布社会救助领域信息65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信息126条,安全生产领域信息7条,稳岗就业领域信息12条,义务教育领域信息9条,医疗卫生领域信息211条,养老服务领域信息49条,产品质量领域信息6条,优化营商环境领域信息31条,乡村振兴领域信息6条,涉农补贴领域信息7条,助企纾困领域信息6条,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66条。全年编辑出版《集宁区人民政府公报》4期。
(二)依申请公开
2024年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2件(含上年结转7件),办结72件,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13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部录入“自治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接受上级信息化手段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的监督。
(三)政府信息管理
持续完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制度,规范信息审核发布机制,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信息发布的严肃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从申请受理、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程序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完善信息公开流程。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全面加强政府网站与45个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平台运营水平。政府网站设立各级栏目195个,全年流量1696307人次,日均流量达到4647人次,办理留言14条,发布征集调查6期,在线访谈7期。“集宁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关注量59450人,转发文章62条,平均阅览量达1205人次。
(五)监督保障
加大监督保障力度,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保障情况进行检查和季度通报,督促各单位及时、规范、主动发布各类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组织举办全区政务公开培训会,安排各单位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政务公开培训会,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推动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2 |
12 |
13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30237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304 |
||
行政强制 |
21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863.01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 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 公益 组织 |
法律 服务 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63 |
2 |
0 |
0 |
0 |
0 |
6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7 |
0 |
0 |
0 |
0 |
0 |
7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5 |
0 |
0 |
0 |
0 |
0 |
15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3 |
0 |
0 |
0 |
0 |
0 |
13 |
||
(三) 不予 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1 |
0 |
0 |
0 |
0 |
0 |
1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 无法 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36 |
2 |
0 |
0 |
0 |
0 |
38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 不予 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4 |
0 |
0 |
0 |
0 |
0 |
4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 其他 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70 |
2 |
0 |
0 |
0 |
0 |
72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 果维 持 |
结果纠 正 |
其 他 结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 果 维 持 |
结 果 纠 正 |
其 他 结 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结 果 维 持 |
结 果 纠 正 |
其 他 结 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
9 |
2 |
1 |
0 |
1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一是信息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对称。虽然主动公开了大量政府信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二是队伍建设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各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落实文件上,对公开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独立思考不够。
(二)改进情况:一是提高政府信息供给质效。有效整合各类政府信息资源,确保法定主动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加大与群众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力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全面、高质量发布相关信息。二是强化信息公开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紧扣薄弱环节,认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持续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规定,2024年度未收取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