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乌兰察布特色产业园区
来源:市区域经济合作局 发布时间:2024-02-01 10:16 作者:/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

乌兰察布市位于中蒙俄国际物流大通道前沿地区,既便利对接京津冀国内大市场,又是国际开放口岸门户,具有独特的联动发展和功能互促发展区位优势。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于2022年3月17日挂牌成立,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跨盟市开发区。

园区规划面积72.77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商贸物流和进出口落地加工,构建“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集口岸功能、产业落地加工为一体的“一园六区”发展新格局。

一、七苏木国际物流园片区

规划面积20.01平方公里,依托中欧班列铁路枢纽,建设集口岸保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加工制造和综合服务的铁路国际陆港。已建成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铁路运输专线6条;已建成3.7万平米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建成10万平米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建设4.35万平方米进境粮食、木材、冰鲜肉类指定监管场地。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进口粮食、油料、食品、麦麸饲料落地加工企业;进口羊毛、羊绒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国际牛羊肉进口落地加工、贸易企业。

二、综合物流园片区

园区规划面积12.96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铺轨里程88公里,年运输能力5000万吨,煤炭洗选加工能力1000万吨。正在积极打造连接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二连浩特四大口岸地区及蒙西地区连接天津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口地区的“口岸+腹地+港口”海铁联运大通道。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煤炭洗选加工,煤炭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企业。

三、北方陆港物流园片区

园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建成3.4万平方米的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目前已打通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三乌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已建成5.3万平米肉类生鲜分拨中心;已建成占地6万平米医药分拨中心。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物流运输类、进出口贸易、落地加工企业;跨境电商运营企业入驻;进口鸡肉、牛羊肉等分割、加工、包装企业。中蒙俄药材药品贸易、加工、展示交易等相关企业。

四、北方家居产业园片区

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 依托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的木材原材料加工基地,及中欧班列通道优势,着重打造木材贸易基地、木材加工基地与家居用品集散基地。已建成6.5万平米木材产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俄罗斯木材进口贸易企业;板材加工、木质餐具等生产初加工企业;桦木、杨木、松木家具,木质地板、木门、木结构房屋生产等精深加工企业;建筑装配制造企业。

五、临空产业园片区

园区规划面积16.4平方公里,为进一步完善货运物流功能,飞行区改扩建工程现已开工,新建货运机坪及联络道等设施,正在规划建设20000平米国际快件中心及跨境仓项目。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投资建设及建成入驻的航空物流、仓储等相关企业。

六、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片区

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进出口资源加工和商贸物流,矿产品加工企业和铁路换装物流企业。

招商方向:重点引进投资建设铁矿石加工、木材加工、绒毛企业等进出口加工产业项目。

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

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自治区级高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地处“京津冀”和“呼包银榆”两大经济圈结合部,背靠首府呼和浩特(距离140公里),面向首都北京(距离320公里),先后被自治区评为绿色园区、信用园区、智慧园区试点和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规划面积79.3平方公里。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区两园四大产业”的基本架构和产业格局,即一个产城融合发展区,巴音、益武堂两个产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现代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为主导的五大产业。

一、主导产业现状

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高新区全力构建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先后引入三峡、运达、远景、中车、常友等13个项目,风电产业链关键环节已得到有力补强,光伏、储能产业成功破题。规模效应初显,并不断向基础材料生产、关键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等上下游产业延伸。

大数据产业方面。高新区紧紧抓住大数据产业园被列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契机,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不断完善数字云存储服务产业链。目前入园项目20项,大数据产业集群总投资规模突破650亿元,服务器装机容量达到420万台,截止2022年底已投运服务器突破10万台。

现代化工产业方面。全力打造氟硅材料、医药中间体等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目前已引入京东药业、南大光电、天宇达等10个项目,现代化工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氟硅化工、生物医药正在由原材料生产向高附加值成品发展。

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全面打响“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蓝威斯顿、康莱纳、宇培供应链,年底投运巴音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初步构建起“加工—仓储—冷链运输”从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新材料产业方面。东阳光、海立电子等企业持续发力,正在积极打造“中国箔都”,电子级新材料正在快速崛起。察哈尔高新区已成为自治区首屈一指的发展热土和面向未来产业前沿的重要阵地。

二、重点招商方向

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重点布局光伏组件、风机零部件、储能电池、制氢设备等产业,加快构建“风光氢储”现代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项目优先配置新能源指标。

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高新区着重引进智算中心、服务器制造、云渲染、云计算等上下游产业,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搭建起支撑有力、传输高效、服务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平台。

现代化工方面。依托自治区首批化工集中区,重点引进电子级氟基材料、电子特气、含氟高分子材料、新型硅基材料项目,推动氟硅化工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同时重点引进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医药制剂项目,构建医药全产业链条。

农畜产品加工方面。高新区围绕“麦、菜、薯、牛、羊、乳”重点引进中央厨房预制菜、果蔬脱水冻干、牛羊肉精深加工、高端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项目,打造服务京津冀,面向全中国的绿色食品加工输出基地。

新材料方面。察哈尔高新区正加快引入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及下游产品的新材料项目,构建起不断拓展的产业链条。

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

一、基本概况

内蒙古乌兰察布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为自治区级一类园区,开发区分为丰镇产业园和四子王旗产业园。丰镇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化工、冶金,2023年2月被自治区认定为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四子王旗产业园主导产业为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及上下游。开发区核准面积为2679.51公顷,现入驻企业136户,规模以上企业47户,2022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422.2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09亿元,税收12.3亿元。

(一)区位交通便利

丰镇产业园东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西距首府呼和浩特160公里,南距山西大同38公里,距天津港480公里。属中蒙俄经济圈、京津冀2小时圈、乌大张1小时经济圈。国道、高速贯穿全境,集大原高铁2025年竣工通车,京包线、大准线两条电气化铁路经过丰镇,通过中欧班列进入到俄罗斯与西伯利亚铁路接轨,通往欧洲各国,交通便利。

(二)基础设施完善

丰镇产业园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建成道路60多公里,蒸汽管网已铺设2.6公里,正在铺设15公里,开发区内土地按“九通一平”交付使用。开发区有3家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工业污水处理厂2个,日处理污水2.5万吨,中水厂2个,日处理中水3.9万吨,有危废处理厂1个,渣场2个。丰镇产业园电价0.4元/千瓦时(工商业用电220千伏及以上),中水3.78元/吨;天然气3.3-4元/m³(商业用价格),蒸汽160-200元/立方米(商业用价格),工业用地150元/平方米。

(三)资源储备丰富

四子王旗产业园位于全国I级风能资源核心区,风能资源储量4650万千瓦,技术开发量3650万千瓦,是发展风、光电产业的理想之地。拥有240万亩无污染耕地,马铃薯年产量16亿斤,是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拥有3200万亩天然草场,年饲养牲畜260万头,出栏肉羊130万只。已探明矿藏40余种,萤石资源单体矿雄踞亚洲之首、总储量3000余万吨,铁储量3160万吨,硅储量230万吨。

二、重点产业现状及招商引资方向

(一)冶金产业。在现有铬铁、镍铁、硅锰等350万吨铁合金产能的基础上,推动合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延伸发展特钢、不锈钢制品、特钢制品及建材钢和高端铸造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打造冶金行业全工序全链条产业和500亿级冶金产业集群。

招商方向:引进石化设备用不锈钢、特种设备用不锈钢、家用品不锈钢、不锈钢精密铸造深加工企业。

(二)循环经济产业。围绕冶炼产生的固废、余热余气综合利用、石膏、粉煤灰,引进岩棉、隔音板等新型绿色建材产业;推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建设,提升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打造百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

招商方向:引进选玻璃微珠、环保砖、石膏板、岩棉、隔音板等新型绿色建材企业。

(三)高端化工产业。围绕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在三爱富万豪龙头企业带动下,推动氟化工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引进含氟医药中间体、第四代制冷剂和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等企业,引导高端氟化工产业集聚,打造百亿级氟化工产业集群。

招商方向:引进项目为氟化盐、含氟精细化学品、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等企业。

(四)农畜产品产业。四子王旗产业园围绕牛、羊肉精深加工和马铃薯加工产业链方向,做深做细农畜产品产业链,引进马铃薯产业向制酒、口服液、面膜彩妆等新型领域延伸,肉类加工向高颜值城市餐桌原料、多元化熟食产品等方向发展,

招商方向:引进牛、羊肉精深加工、制酒、口服液、面膜彩妆等生物科技企业。

乌兰察布新材料产业开发区

一、开发区概况

2021年9月,内蒙古乌兰察布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正式设立,为自治区级一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1.16平方公里,由察右后旗主园区、兴和产业园、卓资产业园组成。开发区主导产业为化工、新材料和新型产业,察右后旗产业园主要以电石及下游产品、精细化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石墨制品为主导产业;兴和产业园以石墨、碳素新材料、冶金为主导产业;卓资产业园以化工、锂电池负极材料、冶金、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目前,开发区入园企业1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2022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35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安排就业1.8万人。

二、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开发区区位优势独特,地处京津冀经济圈、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和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经济圈结合部。兴和产业园距首都北京240公里;卓资产业园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36公里;察右后旗产业园距二连浩特口岸280公里。开发区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穿境而过,在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丰富,基础完善。开发区矿产资源丰富,察右后旗石灰石资源储量大、品质高,保有储量1.5亿多吨;兴和产业园拥有优质的天然石墨资源,现有储量6300多万吨,是全国三大石墨生产基地之一;卓资县拥有特大富矿钼矿,现探明储量1.046亿吨。开发区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入园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2022年察右后旗产业园被自治区认定为首批“化工集中区”,为化工企业的入驻奠定了先决条件。

(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开发区目前已形成电石产能240万吨,聚乙烯醇(PVA)产能20万吨,聚氯乙烯(PVC)产能30万吨,醋酸乙烯产能4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34.5万吨,碳素类产品产能82万吨,冶金产能45万吨。察右后旗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电石生产基地。

(四)投资环境优良宽松。凡是来乌兰察布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投资的企业,我们将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利企惠企各项优惠政策,同时,根据投资项目“一事一议”,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享受最大的优惠政策。在服务协调方面。我们将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从项目洽谈、签约、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实施全周期对接协调、服务帮办,营造最优的创业环境。

三、招商方向

以突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区域为原则,按照建强基础设施“安商”、优化服务环境“强商”、依托现有政策产业“招商”的工作思路,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在基础化工领域方面。重点引进PVB、PVP等电石下游系列产品,以及光学膜、粘合剂、偏光片等PVA下游产业项目。

(二)在锂电池全产业链方面。重点引进碳酸锂、无水氢氧化锂、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锂电池装配项目。

(三)在精细化工产业方面。重点引进农药、医药中间体、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项目。

真诚希望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朋友能够到新材料开发区考察,欣赏察右后旗火山草原、体验兴和苏木山氧吧、品尝卓资山熏鸡的同时,了解新材料开发区,投资新材料开发区,我们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恭候大家的光临。

京蒙合作产业开发区

一、基本概况

内蒙古乌兰察布京蒙合作产业开发区于2021年9月被批准为自治区二类工业园区,由察右前旗产业园和化德产业园组建而成。规划面积39.49平方公里。开发区“七通一平”等市政设施完善。截至目前,开发区共入驻企业259家,其中规上企业67家。2022年度,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2.45亿元,税收6.6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

二、区位交通优势

京蒙合作产业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察右前旗产业园位于G6高速、二广高速以及高铁线交汇处,境内有G6、G7等公路8条,集张、京包等铁路7条,同时“U”型环保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距离北京320公里,京呼高铁站位于开发区境内,乌兰察布机场27公里,与市中心资源共享、服务共用,能够为企业员工生活、购物、就医、上学等提供便利服务。

化德产业园与河北省接壤,地处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张家口三角地带,秦二高速和呼满大通道在产业园内交汇,是京津冀和二连浩特互通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物流专用铁路线,可保障园区运输物流。

三、政策优势

在京蒙合作产业开发区投资的企业,除享受国家、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出台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察右前旗承接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同时视项目投资情况给予“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优惠,并提供专人陪办代办“全程一站式”服务。

四、现有产业与招商方向

1、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

依托旭峰、大唐隆德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余热、余气、废渣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引进锂电池正极材料、清洁能源等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以及高附加值产业配套项目,着力打造自治区高端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

2、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京蒙合作产业开发区周边有着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形成“麦菜薯、牛羊乳”为主导的优势特色全产业链。马铃薯、燕麦、奶业、各类肉业加工能力分别达到了80万吨、2万吨、35万吨、5万吨。重点引进马铃薯、燕麦、果蔬、肉牛、奶业等精深加工方面产业,共同打造服务京津冀地区的“中央厨房”。

3、装备制造产业

规划了5.7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先后引进普析通用仪器、三兴风电等16个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重点引进风光氢储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内蒙古最大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

4、革塑新材料产业

规划建设了3.6平方公里革塑新材料产业园,天陆实业、五顺革塑等10家革塑新材料项目,革塑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重点引进革塑新材料上下游产业,建设服务全国的革塑新材料输出基地。

5、新型建材产业

推动建材产业绿色发展。围绕现有建材产业和铁合金新材料废渣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加工、新型环保材料等新材料项目。

6、纺织服装产业

化德产业园历经40年发展服装产业,现有企业115家、熟练机工5000多名,年产值约16亿元。有着丰富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劳动力资源。重点引进纺织、服装加工产业。

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北部,南距集宁区60公里,东距河北张家口市160公里、距北京360公里,西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不到200公里。域内交通便捷、纵横四方,区位优势明显。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首都农产品应急供应基地、中国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等一个个“农字号”荣誉称号得以冠名。

开发区于2022年3月批准升级成自治区二类园区,为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开发区辖商都和察右中旗2个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28.92平方公里,其中商都园区18.11平方公里,中旗园区10.81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119家(有规上企业40家),其中商都87家、中旗32家。装备制造业有天顺风电、天能重工、太重新能源等20家企业;农畜产品加工有蓝威斯顿薯业、佰惠生糖业、阴山优麦食品等37家企业;新材料加工有内蒙古凯金、恒科锂电、格耐斯耐火等18家企业;合金及建材类等其他企业44家。

2022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税2.5亿元。随着圣清科技、恒汇热电、萤利矿业、琪昌保温等新企业的入规,以及天顺风叶、华商科技、金风

整机等项目的建成投产,2023年园区产值有望达到130亿元,新增30多亿元。

二、重点产业现状和招商引资方向

1.风电装备制造业。依托乌兰察布丰富的风光资源和风电基地外送通道,开发区规划建设占地5100亩、750万千瓦级风场项目,引进江苏天顺、青岛天能、太重等风电装备制造知名企业,基本形成年产风电塔筒1200套、叶片1000套、主机300台和机舱罩1500套风电装备生产能力。围绕风电产业链接,继续加大装备制造相关产业招商力度,全力打造集风机主机、塔筒、风叶、整流罩等装备制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并辐射延伸下游产业。

2.农畜产品加工业。围绕农牧业及轻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依托蓝威斯顿、希森薯业、中地乳业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功引进上海蓝天马铃薯加工、希森马铃薯主粮食品加工等项目,基本形成农产品基地种养、加工仓储、销售物流、品牌推广等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重点将引进马铃薯、燕麦、冷凉蔬菜、牛羊肉、禽蛋及奶制品的精深加工类企业,进一步对农产品产业链进行延链和补链。

3.新能源新材料。围绕乌兰察布市“五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开发区积极引进各类新型产业项目。在引进凯金、恒科、集美等新能源材料加工基础上,成功引进中国500强企业之一的旭阳公司。目前,开发区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量已达到11.5万吨。今后重点推动以旭阳、凯金等为行业引领,培育打造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储能装配全产业链。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