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示范区,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围绕发展数字、枢纽、绿色、低碳循环、现代能源“五大经济”,构建数字、商贸物流、食品健康、资源利用、风光储“五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数字产业、文旅康养、物流枢纽“五大基地”,建设云谷乌兰察布、通衢乌兰察布、健康乌兰察布、生态乌兰察布和绿能乌兰察布“五张亮丽的名片”。
高新技术名片:打造“云谷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发展大数据产业有五大优势,一是地质结构稳定,不处于地震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地带,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全提供保障;二是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4.3℃,使得数据中心的PUE值能够接近理想状态;三是电价优惠,大数据电价每度0.26元;四是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园区临近中心城区,可享受便捷的配套服务;五是有专属的光缆通道,建设了两条直通北京的144芯点对点光缆,光缆端对端传输时延在5毫秒以内,电信运营商升级为省级互联网交换节点城市,真正打通了“信息高速公路”。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大型数据中心相继落地,签约服务器规模达到266万台,居全国前列,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博岳、梧桐木等服务外包企业签约坐席规模达到1万席,清华同方服务器制造项目建成投产,紫晶存储等产业项目建成投运,“从云到端”的全产业链加速成型,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围绕数字经济,重点引进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技术服务等数字应用和数字装备制造类项目。
通达枢纽名片:打造“通衢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历史上曾是中原通往中亚的一个重要驿站,是草原丝绸之路、欧亚茶驼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如今,乌兰察布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是内蒙古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直达中原腹地的集宁至大同高铁开工建设,乌兰察布市是全国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2016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保持了频次稳定、重去重回的良好势头。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成功入选第一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我们布局建设了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园,开通了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内陆港,畅通了多式联运通道,七苏木B型保税物流中心已封关运营,在境外建设了莫斯科和乌兰巴托物流园区。乌兰察布市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也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重要国际通道。
围绕枢纽经济,变“通道经济”为“落地经济”,重点引进外贸、物流仓储、进出口加工、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等项目。
绿色环境名片:打造“健康乌兰察布”。乌兰察布位于北纬41°马铃薯黄金种植区,海拔1400米,夏季平均气温18.8℃的冷凉气候,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孕育了品质优良、绵沙可口的乌兰察布马铃薯,得到李克强总理的赞誉。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稳居全国地市级首位。马铃薯鲜薯销售遍及北京、上海、浙江等20多个省市和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乌兰察布马铃薯”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乌兰察布是全国三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市蔬菜播种面积77万亩。全市以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全市牲畜出栏稳定在700万头只,是内蒙古牛羊肉重要生产基地,“四子王旗戈壁羊”入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先后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
围绕绿色经济,重点引进马铃薯、燕麦、冷凉蔬菜、牛羊肉及乳制品的繁育、种养殖和深加工项目,以及文化旅游体育康养龙头企业。
低碳循环名片:打造“生态乌兰察布”。在绿水青山间,乌兰察布还蕴藏着富集的矿产资源,已发现钼、金、银、铜、铁等矿种80多种。乌兰察布有亚洲最大的萤石矿,在氟化工产品深加工方面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石墨全部为晶质鳞片石墨,墨片结晶完整、柔韧性好。大鳞片石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显晶质石墨,鳞片石墨性质优良,具有耐高温、耐酸碱、抗磨、抗压等特点,广泛用于钢铁、机械、耐火材料、化工等行业。我市已实现石墨烯小批量生产,瑞盛一次电池导电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导热石墨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围绕低碳循环经济,重点引进以萤石、石墨和电石为原料的研发生产项目,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以及城市建筑垃圾和农业可回收物的资源再生再利用项目。
清洁能源名片:打造“绿能乌兰察布”。乌兰察布有丰富的风光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大市,全市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739.9万千瓦,清洁能源占电力总装机的48%,位居内蒙古前列。600万千瓦平价上网风电示范基地、310万千瓦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户我市,正在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我市还规划建设167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和400万千瓦的光伏基地。
围绕现代能源经济,重点引进风光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运行维护上下游项目。